大刺鳅的养殖技术
来源:
|
作者:feilongbaowenbei
|
发布时间: 2020-01-01
|
136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大刺鳅是我国的一种原生鱼类,主要分布在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江南水域。大刺鳅个体最大可达1kg以上,肉嫩,具有益气壮阳、解渴利尿等功效。在南方的一些地区,它已逐渐成为水产市场的新宠,也为大规模养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大刺鳅的繁殖技术现在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大刺鳅是我国的一种原生鱼类,主要分布在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江南水域。大刺鳅个体最大可达1kg以上,肉嫩,具有益气壮阳、解渴利尿等功效。在南方的一些地区,它已逐渐成为水产市场的新宠,也为大规模养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大刺鳅的繁殖技术现在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1.池塘的选择
养殖大刺鳅的池塘需要安静的环境,背风向太阳,最好以土池或水泥池为宜。土池塘面积为667-3335㎡,水深为2-2.5米,水泥池面积为50-667㎡,水深为1.3-2米无论是土池还是水泥池,都要求养殖池入口端浅,出水端深,坡度约5%,池底排水,便于污水排放。
2.池塘的处理
土池底部的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。如果淤泥太多,就必须进行清淤处理。在水泥池中,池底覆盖着10厘米-15厘米厚的潮泥沙,约占水池总面积的10%。养殖池塘应在鱼种下塘前进行消毒。池内平均持水深度为20 cm-30 cm,池内每667㎡喷施生石灰100 kg~150 kg化水后全池泼洒。毒性消失后,轮叶黑藻进行移栽,当池中有一定数量的黑藻时放入大刺鳅鱼种。
3.水质控制
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进行微流水培养,每天不间断冲水。不能实现微流水培养的养殖场可在15天左右更换一次水,一次占池总水量的20%。每月撒一次浓度20毫克/升生石灰全池泼洒,以保持水质健康清洁,严禁过度施肥和使水质老化。
4.饲料喂养
大刺鳅苗期(5cm左右)以轮虫为主要饲料,全长度为5~15 cm时可投喂切碎水蚯蚓并用配合饲料喂养,15 cm~20 cm以蝇蛆、黄粉虫和配合饲料饲喂,20 cm以上时,蝇蛆、黄粉虫等动物饲料的摄食量逐渐减少,配合饲料的摄食量增加。其中,饲料中需要含有粗蛋白和赖氨酸等营养元素,根据泥鳅体重2%-3%,每天2次-3次。
5.日常管理
(1)做好防逃工作:将池塘水面与堤坝顶部的距离保持在50厘米以上,或覆盖池面上的逃生网。
(2)及时清除残留鱼饵:及时清除剩余饵料,防止和控制水质污染。
(3)控制水草的数量:养殖池中的黑藻和水葫芦的数量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,并应定期捕捞过多的水草。
以上是大刺鳅养殖技术的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